人脸识别岂能设防变“破防”

2025-04-25 10:18:32 作者:张悦

20250425095757017-9-1c226.jpg

不用露脸甚至不是真人,就能轻松通过网约车平台的“人脸识别”?据媒体报道,不少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,通过“虚拟相机”应用程序,在手机摄像头被遮挡的情况下,也能通过网约车平台的人脸识别;电商平台上也有大量商家提供“虚拟相机工具”相关服务,有的商家甚至称任何需要人脸识别的平台都能“直接过”。

人脸识别,为啥能连面都不用露?据报道,提供此类服务的商家都是拿“虚拟相机”替换手机相机,再利用AI换脸技术合成的动态验证视频对着平台搞“障眼法”。如此一来,遭封号的网约车司机戴上了“数字面具”重新上岗,商家也有利可图,可如此“黑”科技已然危害平台信息系统安全、触碰法律红线。前不久,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提供侵入、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、工具的刑事案件中,犯罪嫌疑人就是通过帮助网约车司机非法改装手机牟利,最终被判刑。

网约车平台设置人脸识别,本是为了验证司机身份、维护乘客的乘车安全。人脸识别轻易“破防”,那么司机是否取得合法资质、发没发生过交通事故、有无危险驾驶记录等就都成了未知数。验不出身份的人脸识别,形同虚设,给乘客安全埋下了隐患,也扰乱了网约车平台的运行秩序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网约车平台“破防”,会不会只是人脸识别技术被攻陷的一角?如果商家所言为实,任何需要人脸识别的平台都能“直接过”,那么还有多少平台的人脸识别识别的是“数字面具”?如果支付等平台也包含在“直接过”之列,用户财产、个人信息等岂不面临极大风险?

面对人脸识别“破防”,平台要更专注于设防,用魔法打败魔法。事实上,已经有平台在加厚“防护盾”。比如,有平台要求顺风车车主在出发去接乘客和到达乘客起点时,均进行人脸识别;有平台采用对App代码进行“混淆加密”的加固方式,让攻击者找不到注入的突破口等。

不法分子用“数字面具”破解人脸识别技术,平台要有对策,确保真人露相。

(来源:北京晚报)

责任编辑:陈平

扫一扫分享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