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全面振兴,组织引领是前提、产业振兴是基础、金融助力是保障。在统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,汉中市佛坪县秉持“以党建为引领、以产业为支撑、以生态为底色”的发展理念,聚焦农户发展产业“缺资金”、经营主体扩大生产“融资难”问题,建立“群众吹哨、党组织搭桥、金融机构报到”机制,实现行政村整村授信全覆盖,构建起覆盖全面、流程便捷、服务精准的普惠金融新机制,有效化解农户、涉农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,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。
佛坪县是国家“南水北调”工程水源地和陕西省“引汉济渭”工程调水点,自然条件优越,被世界旅游组织认定为最具5A级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的地区。近年来,该县立足生态优势,围绕“一长两短N特”产业布局,着力延链补链强链,山茱萸、天麻、冷水鱼、林麝等种植养殖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,群众和经营主体发展意愿强烈,资金需求度高。对此,该县把党建力量嵌入金融惠农全过程,以党组织牵引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乡村产业,实现“党建+金融+产业”协同发力,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。
组织引领“强链” 畅通“振兴渠”
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和金融机构服务“三农”的资金优势,推动党建与金融同向发力、同频共振。一是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。县委、县政府积极搭建政银企(集体、农户)信息交流互助平台,每季度组织政银企三方围绕深化金融合作、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,制定银企融资对接清单,常态化开展对接服务。组建县委组织部、县农业农村局、县金融协调服务中心、金融机构等为成员的“党建+金融”工作领导小组,开展“党建共创、金融普惠”行动,多方谋划共同推进“党建+金融”工作。二是完善协作配合机制。出台《深入推进“党建+金融”模式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》《党建引领信用村镇建设实施方案》《推行“党建增信”机制开展“红色信贷”的实施意见》等政策文件,指导各镇(街道)与金融机构签订《“党建+金融”合作协议》,建立信息共享、资源互通、联合办公、合作交流等制度机制,推动党建工作与金融服务有机融合。三是健全组织服务网络。建立“群众吹哨、党组织搭桥、金融机构报到”机制,聘请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或驻村第一书记担任“金融联络员”,选派银行客户经理担任驻村“金融服务员”,选聘品行良好、诚实守信、服务热情的商户(农户)担任“金融协办员”,收集汇总群众金融服务需求,“点对点”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。
信用托底“补链” 引来“共富水”
坚持把党建链条融入授信增信全过程,实现产业链延伸到哪里,党建金融共促就跟进到哪里、授信增信就覆盖到哪里。一是构建联动授信格局。大力推进信用村镇建设,以镇(街道)为主体、以村为单位,由各村党组织牵头成立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,村“两委”干部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道德评议会成员、“五老代表”为成员的信用评议小组,构建“政府主导、银行联动、村组推进、农户参与”的“四位一体”联动授信格局。累计评定信用村44个、授信资金7.86亿元,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。二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。将党员作用发挥、群众参与村级事务情况与信用等级评定、可授信额度挂钩,根据信用级别分类授信,解决村民发展“资金难”问题,全县争创“信用户”6077户,先后为300余名农村党员发放助农贷款6700余万元。通过党员示范带动,全县冷水鱼养殖面积扩展至27.3万平方米,垦务山茱萸6万亩,新种植天麻、猪苓244万平方米。佛坪鲟鱼、山茱萸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,天麻、猪苓入选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示名单。三是提升小微企业向心力。全面推行“党建增信”红色信贷,将民营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党建工作质量纳入银行融资授信评价体系,作为融资授信“加分项”,精准落实提高授信额度、延长贷款期限、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政策。今年,全县新登记市场主体279户,新增注册资金1.4亿元,新增从业人员727人,民间经济投资增长33.9%,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3.7%。
服务需求“延链” 打通“中梗阻”
坚持党建引领、服务为本,打通金融“活水”流不进、群众不知晓的“堵点卡点”问题,推动金融服务精准落地。一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。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网格体系,实施金融专线、专网、专窗、专班、专员“五专”服务机制,开辟“党建+”金融服务绿色通道,实行“1+1”专项对接。通过简化担保办理手续、精简贷款办理程序、执行优惠利率等举措,先后为农家香食品有限公司、绿叶仙棕有限公司、金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私营企业发放助农实体贷款5200余万元。二是优化金融优惠政策。实行贷款利率协商、优惠机制,对有党组织的非公企业、信用村(镇)内各类客户实行利率优惠,对县域重点建设项目、重点产业、重点村集体经济企业实行利率协商,进一步降低涉农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信用户融资成本,截至目前,累计投放普惠小微贷款4.42亿元,支持小微企业革新产品、扩大生产。三是开发个性金融产品。针对市场主体需求,引导金融机构开展“订制”服务,推出“山茱萸产业贷”“民宿贷”“创业担保贷”“三秦融担贷”等特色金融产品,有效解决担保难、融资贵等难题。阿胶糕、挂面等20类山茱萸系列产品抢占市场,山茱萸总产值达1.2亿元,2家民宿分别通过国家甲级、丙级民宿初审,1—8月民宿产业收入3750万元,带动群众增收2572万元。
佛坪县积极探索“党建+金融”模式,通过机制融合、信用赋能和精准服务,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生机活力。全县“以数字化为特色的冷水鱼、土蜜蜂等智慧农业,以精深加工为引领的食药同源系列产品开发,以品牌化电商营销为途径的农特产品展销,以精品民宿为带动的乡村旅游”的多业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基本形成。下一步,该县将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机制,通过“链上党建”整合资源,提供全链条、一体化的金融支持方案,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便捷性,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向产业链前端、中端和末端集聚,助力产业价值链提升,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劲、更可持续的金融动能,努力打造党建引领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县域样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