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康市举行 “持续深化‘三个年’行动、聚力打好‘八场硬仗’”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

2025-09-19 17:52:04 作者:陈国伟

本网讯 9月19日,安康市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持续深化‘三个年’行动、聚力打好‘八场硬仗’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邹峰、市远程办主任刘峰、市住建局房产事务中心主任何飞、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娄小芳出席发布会,详细介绍了相关领域工作推进情况,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。

20250919171808261-28-ee3d9.jpg_scale.jpg

邹峰在发布会上表示,2024年是陕西省委、安康市委深化“三个年”、打好“八场硬仗”的关键之年,亦是全市“十四五”规划决胜收官的重要节点。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多部门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目标,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,相关实践成果获《陕西督查》专刊刊发、《陕西新闻联播》报道,市县两级经验先后5次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。

在协同联动织密治理体系方面,安康市建立了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总召集人的市级协调机制,将硬仗推进情况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,并成立工作专班,形成“统筹—推进—调度—问效”的闭环管理模式。同时,搭建社区五级、农村四级治理架构,2720名市县镇领导包抓5266个基层党建联系点,实现组织体系上下贯通、高效联动。

强基固本工作中,安康市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“分类指导、争先进位”三年行动,推动“一类”村社党组织占比提升19.6%,“三类”占比下降8.6%;稳步推进村社“两委”换届,动态满额配备社区工作者;深化城市党建“五同”机制,攻坚新兴领域“两个覆盖”,新建197个党支部,选派478名党建指导员,1400余名新就业群体化身基层治理“流动哨兵”,主动参与基层事务。

融合共治层面,安康市积极借鉴北京“接诉即办”经验,建立三级“一把手”推进机制,其中宁陕“连心工程”得到群众广泛认可;构建“五社联动”共同体,平利暑期“小课堂”获省委肯定;全市划分2.8万个“全科网格”,选聘2.7万名网格员,1918个村社规范议事协商流程,信访业务考核位居全省第一。今年以来,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088件,化解率达99.51%;同步实施孝义善举培育工程,持续增强基层治理软实力。

为激发基层治理活力,安康市严控督查考核事项,大幅精简全市性工作任务及市级考核指标,宁陕乡镇履职清单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。该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清单编制工作,收回乡镇不适宜事项71项;建立村社工作准入制度,完成1692个政务移动应用备案,清理村级工作机制5518个、不规范挂牌8613个,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。

针对党员队伍建设、物业党建联建、12345热线“党建引领接诉即办”改革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,相关负责人逐一回应。

刘峰介绍,安康市在党员队伍建设上创新推出党员发展“三级”预审制度,健全不合格党员管理全链条机制,大力推进农民工及新兴领域党员发展行动。同时,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,构建联动工作格局,实施四年培训行动,开展实践研学活动,举办各级培训班近千期,实现16.2万名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。此外,按党员类型精准实施分类管理,推行“三诺、积分制、量化评议”等措施,并创新第一书记“组团服务”“双报到”“四聚四强”等模式,累计解决民生实事超4000件,建立健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,引导党员在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、担当作为。

何飞表示,市住建局紧扣省委、市委“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”部署要求,以“红色物业”为核心抓手,通过五大举措推进物业党建联建,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质效。在组织建设上,构建“党支部-楼栋党小组-党员中心户”三级体系,中心城区500户以上小区已建成45个党支部,培育超1100名党员楼栋长与网格员;通过“三个一”措施培养37名入党积极分子,推动业主组织组建率达61%,计划2025年底实现全覆盖。机制保障方面,建立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机制,完善五项配套制度,累计解决74个重大问题、调处近500起矛盾;创新星级小区评价体系,首次评选出24个星级小区,实施“双评议”强化信用管理。制度建设上,构建“2+X”体系,出台多项配套文件,将物业党建纳入考核,层层压实责任。服务提质行动中,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服务体系,“安宜物业135平台”已处理2700余件诉求,办结率94%;线下通过“每月协商议事日”化解320余起矛盾,开展360余场惠民活动,设立35个“红色驿站”,物业投诉量同比下降19%,群众满意度达81%。行业治理层面,严格执行准入退出机制,实施“红黑榜”制度,5家企业被列入“黑榜”,3家企业被清退;扶持15家优秀企业,约谈8家服务质量较差企业;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排查549个次小区,整改197个问题,规范公共收益超500万元。下一步,市住建局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,推进物业领域组织覆盖、服务提质与治理升级,着力打造“红色物业”基层治理“安康样板”。

娄小芳介绍,今年以来,安康市12345热线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部署,借鉴北京“接诉即办”经验,出台专项工作措施,升级以“党建引领、闭环管理”为核心的接办体系,聚焦企业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“安康样本”,具体推出四大关键举措:一是创新“五会”机制破解堵点,搭建诉求解决中心,建立“每月一题”交办会等五类协调处置机制,推动“接诉即办”向“未诉先办”、“办一件事”向“解一类事”升级,截至目前已解决疑难诉求100余件,群众满意率提升6.22个百分点;二是强化社会监督提升质效,定期邀请市领导、部门负责人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市民代表等走进热线中心,全程体验诉求处理流程并参与评议,常态化开展“12345现场”活动,联合媒体推动承办单位现场办公,今年已开展“现场办”36期37场,现场解决民生问题72件,获得社会广泛好评;三是加强数据分析辅助决策,建立接诉即办工作台账,动态更新物业、老旧小区改造、新就业群体服务等相关诉求信息,通过分类统计、定期分析为部门优化工作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,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;四是推进热线立法强化保障,积极推进12345热线立法工作,《安康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(草案)》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,计划年底正式出台,条例明确热线全流程规范,以法治手段破除部门壁垒、固化便民经验,为热线提质增效奠定坚实法治基础。

编辑/陈国伟

责任编辑:安康

扫一扫分享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