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 9月19日,铜川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持续深化‘三个年’活动 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 奋力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幸福美丽铜川”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。铜川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邓治林、副主任周鑫辉参加新闻发布会,围绕“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”介绍相关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
据介绍,自2023年以来,铜川市国资委聚焦关键问题、立足本市实际,制定了《铜川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,明确改革目标,抓好任务落实,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较好完成。截至2025年8月末,监管企业总资产达218.17亿元,资产规模同比增长5.9%,实现营业总收入31.43亿元,同比增长29%,利润总额同比减亏13%,年度营收连续3年增长超15%,国有资本收益连续3年增长10%,企业经营运行持续向好。
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持续深入。实施 64 个民生基建等高质量项目,涉资227亿元;推动27个央地合作项目签约落地,完成投资约 150 亿元;公益国企运用现代技术优化服务水平,公交智能调度系统、公交线路到站实时查询系统、自来水公司远传水表平台传输数据及平台缴费系统均已建成投用;制定国企综合改革方案,组建城发集团和铜投控股,持续推动国资国企做强、做优、做大。
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持续健全。优化调整55项权责事项,厘清国资监管机构与监管企业权责边界,出台10余项制度完善监管体系;坚持“成熟一户、推进一户”原则,顺利完成10户企业接收;构建审计监督与国资监管协同机制,计划5年内实现审计全覆盖,同步完善企业违规追责制度;结合企业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修订考核办法,突出差异化考核,加快构建以管资本为主、协同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。
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稳步提升。出台监管企业主业管理办法,核定17户企业主业,完善投资监管管理办法,动态调整负面清单,规范投资行为;联合相关部门盘活存量资产,多户企业完成土地确权、资产盘活、非主业退出及同质化整合,19户企业减亏增盈;强化9大事项监督管理,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,全市国资系统资产负债率较2023年末下降2个百分点。
市场化经营机制加速构建。强化党建引领,出台程序指引、修订完善事项清单,实现监管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清单化管理与动态调整全覆盖;构架新型经营责任制,推动董事会建设与规范授权,落实经理层任期制,推进“三定”管理与监事会改革;健全市场化薪酬制度,出台管理办法,完善考核机制,联动考核激励。
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强化。建立“抓党建、强堡垒、激活力、促发展”机制,制定“双五十条”措施,推动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;开展基层党组织“分类指导、争先进位”三年行动,力争年底前三类党组织清零,提升基层党建质量;制定实施管理办法,强化履职监督,加强国企领导人员队伍建设;推进清廉国企建设,规范履职行为,激励担当作为,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下一步,铜川市国资委将秉持“并购重组大集团、培育上市大引领、做优资本市场大舞台、探索混改大步伐、实施国资监管更高效”工作思路,落实《铜川市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总体方案》,深化改革、加强监管、推动国企提质增效、优化发展环境、严控融资风险,从严从实抓好党建,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过硬作风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见更大成效。